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中,“內卷”一詞逐漸成為了一個廣為人知的熱詞。而最近,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被重點提及,這也給國內空調行業的競爭的敲響警鐘。
就在前不久的2024年第十八屆中國品牌節上,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痛斥“內卷式”惡性競爭,稱“低價競爭反映出的是企業無能。缺乏核心技術和創新手段,只能通過犧牲質量來降低成本;沒有足夠技術實力去支撐產品時,只能通過減少材料成本達到低價目標,這是對消費者的欺騙。”
董明珠的這番話直擊當前家電市場“內卷式”惡性競爭。
回顧走過的2024冷年,國內空調市場在價格領域陷入“卷”的漩渦。
隨著國內家電市場保有量的逐年增加,整個行業正逐步邁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——存量更新時代,家電行業的調整仍將深化,規模化增長空間有限。
尤其是空調市場,奧維云網數據顯示,上半年全渠道銷量3315萬臺,同比下滑11.0%,銷售額1114億元,同比下滑14.5%。行業庫存水平達到近兩年的最高峰,無論是品牌還是渠道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,但是與之相對的是市場消費的低迷與需求匱乏。
然而即便是激進的價格手段,乃至是持續高溫,銷售端依舊波瀾不驚。尤其是6.18年中大促,結合以舊換新各種優惠,多個品牌加大空調優惠力度,甚至直接下調價格,低價跑量趨勢明顯。以1.5匹新一級能效變頻空調為例,互聯網品牌價格已經下降至1900元左右,主導品牌價格在2200元左右。
除了終端價格大幅優惠,今年5月起,工廠面對渠道的出貨價格也是不斷創下新低,尤其是小品牌為了搶奪有限的渠道資源,價格幾乎貼著成本線而定。而與此同時,原材料價格卻是高位徘徊,并沒有給生產企業寬裕的騰挪空間。由此,這背后隱藏的是行業能效虛標、產品品質難以保障、售后服務缺位等問題。
某主流品牌市場部負責人就向筆者表示:“最近空調以舊換新補貼額度還將增加,終端價格或許還會降低,我們也沒辦法,趨勢就是這樣,但這對整個行業傷害很大。一方面,小品牌的價格空間會進一步壓縮,甚至采用極端的手段控制成本,最終影響的還是消費者;另一方面,渠道商沒有錢賺,白忙活,會影響廠商直接的長久合作。”
一位河北的經銷商也反映:“今年北方旺季結束的比較早,我從7月底就開始布局新冷年了,其實24年度銷售規模還可以,因為我擴大了代理范圍,但是盈利水平不行,低端品牌低價機出貨多,并不能帶來利潤的增長。新冷年我要調整銷售結構,寧愿規模控制些,也要提高利潤水平,不然做得太累。”
邁入2025冷年,國內空調行業所面臨的形勢依然艱難,房地產市場短期內難以給空調行業輸送規模化新生需求,市場的存量化特征愈加明顯,同時,制造成本還在不斷攀升。那么如何在難以高增長的市場下實現可持續發展,走出“內卷”一定是方向之一。
無論是廠家還是渠道,都必須謀求產品結構的升級,提高中高端產品比例,減少低價競爭,保持一定的利潤率,廠商之間形成良性互動與共贏。
企業應從技術創新、產品特色、服務優化、渠道管理、品牌建設和數據驅動等多個方面構建獨特的差異化競爭優勢。
8月初,一位小品牌負責人在與筆者聊起新冷年規劃時表示:“價格只是他們的競爭手段之一,最關鍵的還是品質,客戶的長久合作、企業的長期發展靠的是產品。”
新冷年乃至未來更長時期,走出價格競爭的泥淖,在規模與利潤找到平衡點,企業才能獲得生存與發展的源動力,構建良性的競爭生態,抱團取暖,空調行業才能百花盛開。
來源:艾肯網
推薦產品
在線留言